|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光谱技术用于地灾自动识别精度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16  浏览次数:1258
核心提示: 日前,由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4家单位共计10余
       日前,由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4家单位共计10余名专家组成的科考小组,在芦山、宝兴、汶川、北川、彭州龙门山一带进行野外地灾识别技术科学考察工作。此次科考工作由2014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经费资助,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张伟博士和武汉大学田礼乔副教授带队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选择的此条线路是在地震后地表破损较严重、易发次生灾害的区域,针对该线路上受滑坡泥石流、道路桥梁坍塌、洪涝水体灾袭等典型地段,进行光谱识别技术实验。

通常采用的灾情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主要是通过航空航天遥感摄影技术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再导入灾害信息提取与特征识别子系统中进行深入分析。航摄高分影像具有高分辨率特征、获取数据速度快、数据时效性强,但在应急模式下获取到的航摄高分影像一般有较大的畸变且影像比例尺不一致。

采用光谱相机、热红外相机、高光谱仪等遥感监测专业设备进行现场同步观测实验,发现可以获取到覆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等谱段的全波段地物目标信息,准确度高,自动识别能力强,便于开展针对性的地灾机理研究,是航摄技术获取地理信息的有效补充。“例如无人机航拍到的部分水域和沙地结合地带在普通航拍影像上很难区分,运用这种光谱成像技术就能相对精确地识别区分。对地质灾害的自动识别精度可达80%。”张伟介绍。“除了利用光谱技术获取地物信息外,我们还将建立有效的灾害信息识别与提取算法反演模型,进行道路桥梁坍塌,滑坡泥石流、洪涝水体范围灾害信息快速提取、灾情空间统计分析,进而完善灾害信息识别专家知识库,为灾害发生时的空天地一体化多源多手段数据分析提供支撑,为政府部门应急抢险救援决策服务。”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